【365日】成功鎮繁華歷史的開端:廣恆發商號。/No.023

前些日子,從新聞上看見中國以3D列印技術完整複製「雲岡石窟」;人們在英國複製了被毀的「貝爾廟凱旋門」,以象徵對於暴力的反抗,頓時成為熱門景點。從重新誕生的歷史文物或古蹟身上感受到的意義,彷彿並非是過去的文化軌跡,而是展現另一股對抗時間的能力,或被賦予一段新文化的記憶,古物轉變為一種藝術創作,心中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從台11線往花蓮的方向駛去,成功鎮內有一處小漁港其實歷經清朝至今的轉變,「#蟳廣澳」、「#小湊漁港」、「#小港漁港」都屬於它真實擁有過的名字,這裡是清朝同治時期(1862~1875)初來到此的漢人商人從成廣澳帶入各種民生物資,也是花東開始發展的重要起點。

一旁殘破的「#廣恆發商號」,可是成功鎮繁華歷史的開端,曾經是花東海岸線上最大的雜貨商鋪。看著僅存的巴洛克式三拱式牌樓建築,浮現腦海的會是那年代的繁榮想像,是漢人在花東開始經營商業的紀錄,是當地居民開始接觸流行文化的生活用品,逐漸改變原始生活模式的開端,眼前這座灰白的巴洛克式建築歷經了清末、日治、光復等大時代轉變。

就算僅存一面牆,那些既脆弱又無法複製的記憶,








 

#台東製造 #地方生活 #365日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