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9線往南,只要看到路旁一棟發散著彩虹色調的醒目建築,便知道抵達大武村了!
登上階梯,試著從陸橋上眺望,一邊是濱海公園搭配遼闊無盡的太平洋,夏季透藍、炙熱且熱鬧,而當東北季風吹起,一層輕薄的迷濛灰色調不知不覺地蒙上時,秋冬便又默默到了。
或轉向另一邊,在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的邀請下,彎進小路慢走老街,一棟棟的老屋、樸實無華的街道,跟著在地人的腳步,一起聆聽大武村的故事。
曾經繁榮的大武村,聽在地人來說。
「我們以大武溪為分界,這端稱『橋南』,過溪後稱為『橋北』;而現今這條幾乎只剩三兩老人家在路邊乘涼的街道,可說是過去大武最繁華的所在。」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許俊由大哥這樣說。
大武鄉,因位居東西來往交通入口,建有公路客運轉運站,且60年代的伐木工人多,整個大武村曾經至少有6~7處旅社開業、有南台東最大的戲院、有南迴線上少數的麵包店、有福安宮、氣象站;也有曾經的大武神社、碾米廠、魚苗批發產業。
後來伐木業式微加上台9線開通,老街逐漸沒落;如今走在老街上,幾步路的距離就是一間老屋,有些早已殘破無人居住,年輕人也早就流失,整條街道安安靜靜的。回頭才發現眼前留下的低矮石瓦屋頂、紅瓦片、水泥花格磚,搭配斑駁樸素的木拉門,其實很美。
在大武社區發展協會的串連下,號召居民們提供老屋、協會申請經費整修,大家工同出力,以書屋、社區服務中心、社區手作教室等互動空間,重新啟動著大武村的活力。
-大武村小散步 遊程路線
//石頭伯的後花園。
這裡是董石頭爺爺的老厝,環視一圈,屋子保留了早年的牆面、老窗、八卦鏡,還有!二樓的水泥磚牆真是可愛極了。
屋內,一道彩繪牆訴說著過往村內蒐購魚苗的畫面。原來,台東曾是全台灣虱目魚苗收購的主要產地之一,在養殖業尚未興起之際,海邊處處是木麻黃搭乘的工寮,漁民們乘著「竹排仔車」(舢舨)出海捕撈,然後再將魚苗賣給批發商,打入氧氣後趁新鮮趕緊轉運至西部。
而石頭伯的家就是如此,從早到晚聚集了漁夫在此買賣魚苗,對當時的地方經濟而言是很重要的收入。曾日絡繹不絕的人潮與如今的老街一比,真正難以想像。
現在,社區協會將石頭伯的後花園改造成大武村社區接待的第一站,老照片、彩繪牆、還有這些凝聚在此的熱心居民們,將一起帶領我們重新認識大武村。
//濱海公園。
準備進入老街的入口,緊貼著台9線旁的正是一處背山面海的大武濱海公園,公園內的水仙宮歷史悠久,庇佑著出海人的出入平安,其實公園沒有太多設施,就安安靜靜的,跟遼闊的海一樣。
爬上南迴唯一的陸橋,冬天的風吹得人都快站不穩了,但旁邊都是低矮的小房子,所以稱得上登高望遠,海很近,山也更近了。
//良發麵包店。
「這是南迴線上生意最好的麵包店了!從太麻里鄉以南的數十公里內,唯一的一間麵包店就是『良發』了。我們所有人的生日蛋糕,舉凡1歲到100歲,幾乎都出自老闆的手藝喔。」
有時,最美味的不是世上被評為最高級的料理,而是從小到大,記憶裡最懷念的滋味!良發應該就是這樣的存在吧。對於村民們而言,有良發就有美味的糕餅麵包,舉凡生日、年節都有良發伴隨的回憶,一封紅紙包裝的「封仔餅」,綿密香酥的餅皮配上不過於甜膩的內餡,就是屬於大武的好滋味。
//彩虹教室。
彎進小巷裡,一間以鄉村風情妝點的老屋,是社區裡最有活力的空間。
打開門,裏頭擺放著的都是學員們的作品;每周,社區裡的婆婆媽媽們都會聚集在這裡,一起和手作老師們學習製作刺繡、編織、拼貼等各式手作,豐富了遠居鄉村的日常。
//福安宮。
街上一棟醒目的兩層樓廟宇,是在地最重要的信仰中心。
廟外,一根直挺挺的高聳木頭原是用來豎立著黑令旗,但今年因為颱風侵襲,使得旗面破損,只留下尚未升上旗子的旗杆。
廟內,庭前幾位老人家平常就聚在這裡閒聊,看著難得有外地年輕人來到,而好奇地不斷觀望。
福安宮自清代以來,守護著大武村民百餘年的光陰,殿內祀奉著福德正神、李府千歲、中壇元帥、濟公、註生娘娘等道教神明;而二樓則為菩薩殿,祭祀觀世音佛祖。
環視一圈,無論是門片上的門神彩繪、屋樑上的雕飾、或被香火燻黃的牆,都有著一股令人平靜的神奇力量。
//大武神社。
要前往森林步道前,先來旁邊的林務局大武工作站看看。這裡有什麼特別的呢?原來要登上工作站前的長長階梯,可是曾經大武神社的遺址。
日治時期,神社往往都建造在村子裡地勢較高的位置,「大武社」也是如此。而通常進入神社前會有一座鳥居以及兩旁的石燈豎立,歷經戰亂之後,如今也僅剩老照片和眼前的階梯還保留著過往的記憶了。
//森林步道。
「我們這裡的步道很平易近人啦!大概半小時不到就可以到達景觀台,眺望整個大武村的美麗景緻。」
被稱為全台灣最迷你的國家步道,全程大約1.1公里,和緩的坡度是許多居民們日常健行散步的去處;原始而自然的環境,處處是蟲鳴鳥叫,悠閒地漫步在小徑林道之中,果真愜意。
從觀海平台上遠眺,整個大武村盡收眼底,大片湛藍的太平洋襯著,讓人不禁想像若是日出時的畫面,那該有多美?
//大武小書屋。
「這裡的圖書募集自全台各地而來,讓村子裡的孩子有個靜心讀書的地方,就是小書屋成立的初衷。」
橘色調的外牆,一樣頂著老屋瓦片的可愛;紅磚牆是新修建的,一排排無論是自然科學或是人文小說的藏書都是募捐而來的,牆上還掛著關於大武村的種種照片,理事長說這裡就是一個開放型的讀書室,偶爾有志工前來協助,只要小書屋還在,隨時都歡迎想閱讀的人前來。
//大武氣象站。
自日治時期至今依舊運作著的大武氣象站,佔據了台灣氣候觀測的重要一角。
「散落全台灣的氣象站,會將彼此所有氣象觀測的數據即時地彙整到中央氣象局,以利進行正確的氣候分析,你們在新聞上得知的各地氣象數據與預測,就是來自眼前這些不起眼的精密設備唷!」
一直覺得除非像是颱風、寒流之外,否則氣象的變化與一般人的生活好像沒什麼關係。但像台東的生活幾乎以農為主,出海的人看風、作農的人看雨,身處南迴的農人,更是深受焚風之苦的影響;有長久以來的氣象觀測,才能助於預測判別,讓人們擁有面對氣候變化的準備。
一趟氣象站導覽,楊主任帶我們繞了一圈觀測站,認識了測量草溫、日照、雨量、溫度、濕度…等專業設備;打開百葉箱,虹吸式雨量儀的指針持續跑著,「這些氣候的紀錄數據,從1940年1月1日創站之初一直到今日為止,我們都好好地收藏著,有些人可能認為這些老舊的儀器、稿紙早就可以扔了,但這些過往的痕跡,不也都是紀錄著曾經的寶貴記憶嗎?」
//碾米廠。
看見了碾米廠的存在,才驚呼原來大武也有種稻米啊?!
「雖然這裡的土地大多是低窪濕地,很少有農作物適合栽種,但為了餵飽當初移居大武的眾多人口,還是有不少農家四處尋覓可耕作的田地來種植稻米,像後山、金龍湖那一帶就是。」
這裡不像關山、池上、富里,有米廠會大量收購稻米,通常都是農家自產自輾,小巧的土礱間就是為了這些需求而存在。隨著大武的沒落,早在30多年前開始,就再也沒有人繼續種米,當然碾米廠也全都陸續關閉,只剩這台再也不能運作的木造碾米機讓後人留念了。
一趟大武村的走訪,那些消失的熱鬧市街景象,彷彿都從這些老人家的記憶裡重新活了起來,下回再繞進大武村,感受一定又更加不同了。
特別感謝
大武鄉公所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理事長 許俊由
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總幹事 詹勳鴻
對大武村的社區導覽感興趣嗎?
請洽詢//大武社區發展協會
e-mail:DAWUCDA@gmail.com
尚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