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 FR

【台東美食】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走進部落,讓烏尼囊成為記憶中難以取代的滋味。...

【台東美食】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走進部落,讓烏尼囊成為記憶中難以取代的滋味。

一側是海岸山脈南端的高峰都蘭山,另一側則緊鄰著中央山脈的永寧段,存在延平鄉永康部落裡的「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以令人驚艷的創意原味料理,傳遞出布農族人樸實、自然的生活觀。

以竹子搭建而成的傳統竹屋,曾歷經尼伯特風災摧殘毀損,又在一家人的努力下親手搭建回來,主人家孝賢哥說,不然呢?重建家園不就是這樣。一根根排列的竹牆、茅草圍成內庭、廳室、廚房,擺放著族人傳統服飾與器物,簡簡單單的空間,特別有味道。

廚房裡,滾水燙過的飛機菜正放涼準備調味,美華阿姨在大灶前忙碌,孝賢哥也在後頭翻烤炭架上的豬肉與鹽焗魚。柴火慢慢燻烤,明明就是費工,但他卻笑說:「用炭燻烤是要等很久啦,但這樣很好阿,放著還可以去做別的事,不用一直顧著。」

2014年從梨山回到部落的一家人,重新開始在這片土地上耕田種菜,重新去學習聆聽大自然給予的信息;阿姨說從前在山上種的是茶,回到部落種的是鳳梨,還有玉米、小米、豐富蔬果,因為每塊土地能長的作物都不盡相同,而生活在土地上的人得要學會與它一起共生才行。

「savusavu玉米飯

小米是部落裡非常重要的糧食作物,因一年一生,所以沒有小米吃的時候,族人就改吃玉米或芋頭填飽肚子,阿姨說日治時期前,山上甚至沒有旱稻,所以部落很少吃大米,記憶中的部落的飲食就是如此簡單。

而這次我們要學習製作傳統的” savusavu”( 就是俗稱的玉米飯),首先得認識對部落飲食來說重要的「假酸漿葉」。

走進一旁的田園,雅涵帶著我們認識假酸漿葉,其葉子有著粗糙的觸感,經熬煮變軟後會帶著一股淡淡的青草香,因可以緩和糯米造成的脹氣,通常都與米食一起享用,在原住民的飲食文化裡很是重要。

因這裡的作物都是自然農法栽作,我們只要挑選沒有蟲蛀的葉子摘下,稍微用水沖去灰塵就可以了。

將2~3片假酸漿葉相互疊放,放上添加了鹽、油調味的適量玉米飯後,再扎實地捲包起來。雅涵說體驗的玉米飯與傳統玉米飯在風味上有些不同,雖然都是以玉米、花生做成的,但傳統” savusavu”是獵人上山時隨身攜帶的簡易食物,為了便於保存,完全都是不經調味,相當簡單。

最後再加一層耐煮的葉子包覆,就完成玉米飯的製作;香蕉葉、月桃葉、芒草都是族人常用的自然食器,吃完後丟到田裡,一切回歸土壤,無浪費也無汙染。

美華姨笑說,兒時他們的學生便當都很簡單,小米、地瓜、芋頭、或玉米飯,家裡有什麼就帶什麼,也沒有配菜,就這樣吃;而漢人同學們則是帶大米(白米飯)為主,所以沒吃過玉米飯的同學總喜歡找我們交換午餐,因此反而小時候很常吃到大米呢。

一頓只有美味足以形容的家常菜。

用餐前,先飲一杯冰涼的肉桂薑黃茶,舒服香甜,暑意全消。

喜歡料理的阿姨,總是能不斷從生活中想出新創意;在她的巧手之下,單純的食材、調味也能迸發出令人滿足的部落美食。

滿桌子豐富的蔬菜、水果,幾乎都是剛從山上菜園裡摘來的,直接切塊的地瓜、芋頭蒸煮得恰好香甜鬆軟,帶著皮一起入口更加營養,來到部落吃飯,自然原味就很討喜。

營養的傳統樹豆排骨湯、自家醃的酸菜、以各種部落穀物加上紫色地瓜做成的竹筒飯、香甜的炸青木瓜、蜜橄欖炒雞肉、炭火慢烤的鹽焗魚、烤豬肉、清爽的桑葚雞絲沙拉、軟嫩的刺蔥豆腐煎蛋、涼拌飛機菜、再來一盤當季金鑽鳳梨還有野果小番茄,當美食一盤盤端上桌時,超彭派的料理,光聞味道就令人口水直流。

邊吃邊聊,阿姨提醒著我們一定要嚐嚐看他們自釀的「小米露」。

阿姨說,近年來深具人氣的紅藜,早在百年前就是部落裡常見的作物。而紅藜總是跟小米一起灑種,新長的嫩葉可以炒來吃,等到長高結穗後,家家戶戶都會在傳統「進倉祭」前,以藜實製作自家的酒麴,釀成甜蜜的小米酒。

用竹杯裝著清爽的小米露,每一口都有著細緻舒服的氣泡,甜甜溫順的滋味,好不療癒。

來到烏尼囊,吃飯變成一趟很走心的文化洗禮,不刻意造作地體驗布農的飲食與農作態度,感受叔叔阿姨真誠的用心款待,每一道料理,每一句對話都足以記住好久好久。

相關資訊

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

地址:台東縣延平鄉永康村泰平路5鄰82號

預約電話:089-550730;0933-495730(15人以上開桌,需事先預訂)

部落美食‧烏尼囊多元文化工作坊|台東製造(FB粉絲專頁)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