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富源給我的印象,就是197縣道,沿途景致秀麗,相當適合單車老手爬坡的路段;還有的,就是廣為遊客所認識的「星星部落」。
其實,富源算是台東很早開發的休憩區,由於地勢高,俯瞰視野優秀;十幾年前,整條路都是羊肉爐店,泡茶吃肉,加上賞景,好不愜意!還有新麗農場、利吉惡地與觀景平台等景點。
富源社區位於海岸山脈尾端,早在光復初期,西部平原移民至此之新興聚落,因耕作及地形關係,社區家戶相聚較遠,屬散居的聚落社區,也因此村民之間情感聯繫較緊密,形成縝密的守望相助系統。
社區的地段屬於富源山,土壤為利吉層,利吉層原是堆積在海底的泥層,因地殼板塊運動而被推擠出地表,但因質地軟弱,易被雨水沖刷,植被不易生長,而形成無數的小土溝,其荒涼的景致,因而被稱為「惡地」,每當行經卑南大橋或利吉橋上,即可眺覽全區寬2公里、深約1公里的地質奇景,是與高雄縣岡山鎮月世界齊名的知名地質風景區。
村長羅再銘是第三代客家人,當年他的阿公來這裡,是跟台糖承租土地開墾,種植甘蔗上繳;彼時,整個富源山頭都是台糖土地,現今部分被租購外,仍有不少被台糖所持有。
村長與富源社區發展協會的大哥們,帶我們探訪當地的生態步道。
生態步道口有一棵百年茄冬樹,相傳在過去,樹上曾住著一條大蟒蛇,有天被突如其來的雷擊打中,蛇被嚇跑,整棵樹起火燃燒。茄冬樹被燒出一個大洞,而後樹幹雖然呈現中空狀態,仍是茂盛生長著;老茄冬樹枝葉茂密,是居民在炎炎夏日乘涼的好地方。
你應該沒有看過,但很可能聽過這句話:「拿牛屎糊壁。」
同樣在生態步道入口處,有一間民宅仍然保存著這個景象。
早期生活清苦,加上建材的使用知識不若現在,就地取材的房屋搭建很是常見,像這棟民宅就是用竹片與牛屎製成牆壁,屋頂部分搭上茅草。房子沒地基,甚至可以用扛的來移動。
固定結構的用料,大部分都是使用月桃葉,較外圍的樑柱,由於會受風,則使用藤作為加固材料。
隨著材料腐蝕及災害損傷,房屋自然也開始使用石壁與鐵絲來做加固,但仍然保留了牛屎壁的歷史痕跡。
由於都是使用最自然的建材來建造,羅村長說,房子會自己不見,像是他記憶中村子的某個位置,現在回去看,全部都被風化與雨蝕掉,只剩下土地稍微高了一些,留作存在的證明。
富源生態步道總長為1.8公里,偏向原始的風格有一種野性的冒險味道。
社區發展協會在步道裡,種了台灣珍貴的闊葉五木,分別是牛樟、毛柿、烏心石、黃連木與台灣櫸。
台灣牛樟與臭樟的價值天差地別,分辨的方式除了氣味外就是看樹葉,牛樟樹葉正面及背面都是青色,如果是臭樟,樹葉背面會有一層白膜。
走到中間,裡面有一個社區做的螢火蟲生態復育池,主要是山窗螢,發生期為10~11月,池裡種有菱角、蓮花,有豆娘、蜻蜓入住。
行經路旁的水池是個湧泉池,使用蓄水來灌溉山上的作物。
某人誤食中毒的姑婆芋。
廢棄的吊重場。
同行林大哥為我們摘取的李子。
而後我們驅車前往一處秘境。
地勢高點的位置,可以一覽利吉惡地及小黃山的景致,當然也能看到台東市區。
該地屬風蝕地形,所以看風景的時候千萬小心腳底。
當地的農產,主要以養雞為大宗,整個富源山頭飼養了將近有20萬隻,數量十分驚人。這裡的雞場,利用地勢的落差與海拔,讓放山雞有充足的運動量,加上飼料有60%的玉米,養到四個多月才賣出,最大的雞甚至可以足5斤。
雞場的雞,都是聽音樂長大的,因為聲音容易驚擾雞隻,導致壽命減短,所以都會放廣播或流行音樂來聽,安撫情緒。
這邊的雞肉品質相當優秀,通常台東人吃不到,都是外銷到台北環南菜市場,連全國知名的餐飲集團,食材也是取自當地。
楊梅與牛奶果也是當地農產,品質不錯,但產量都不高。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打趣的說:「富源人有兩個工作不會做,第一個是不會種水果,第二是不會做生意,但卻非常會做農活。」
事實上,當地土地跟其他地方比,算是貧瘠,先天不良的情況,產業的發展自然有限。
協會裡面的大哥們,感情都不錯,遇到了總會多聊兩句。
社區超過65歲的老年比例達25%,台東縣為17%、台北市為12%,相對比例相當高,社區內的年輕人很少,附近民宿只有兩間,但朝南宮與凌霄寶殿有廂房供應住宿。
富源早年曾為茂盛的原始熱帶林,觀景平台是由民間與花東縱管處協力完成,擁有360度環景視野,地勢高、少有視野障礙。
往東可以遠眺都蘭山、太平洋、綠島風光,天氣晴朗時 甚至可以看見蘭嶼。
往南可以鳥瞰台東市、台東平原、卑南大溪出海口、大武斷層,夜晚更是觀賞星空與夜景的好去處。
台東.富源社區|台東製造(FB粉絲專頁)
尚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