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耳豬的重生,成為蘭嶼新興的符號代表。
經過40多年的復育,讓古老小耳黑豬終於重返蘭嶼,其中台灣原生種的珍貴、蘭嶼獨特的人文環境、科學研究的高端技術,以及長久相伴的在地文化,成為島上獨一無二的伴手禮。

蘭嶼的獨特性,是許多旅人的美麗嚮往。
「蘭嶼好豬味」首次亮相,讓人們能真切品味這片土地的風土人情,探索其獨特的地方特色。蘭嶼豬不僅是一種美味料理,更是文化與經濟價值的象徵,成為台灣引以為傲的珍寶。

使用蘭嶼豬製成的金幣肉乾,頗受市場矚目。
小耳豬的復興

蘭嶼豬是古老基因的物種,經由多方努力復育成功。
對台灣人來說,豬肉是再熟悉不過的食材。超市和傳統市場裡豬肉的選擇多樣,豬農通過育種改良、飼養環境的調整和餵養食物的研發,打造出肉質風味俱佳的商用豬,滿足不同消費需求。然而,「蘭嶼豬」的重生,從根本上顛覆了人們對豬肉的認識,更重新定義豬肉的價值。

豬肉在蘭嶼是祭祀或特殊事件使用。
屬於小型本土黑豬的蘭嶼小耳種豬,保留著2.9萬年前的古老基因,由於蘭嶼早年島上交通封閉、發展緩慢,才使得珍貴的豬種得以保存下來。對達悟族人而言,蘭嶼豬並非日常食材或經濟來源,而是家族財富的象徵;只有在重大事件如傳統祭儀、結婚、新屋落成或老人家大病初癒等,才會特別宰殺分享。而豬的下顎骨更會懸掛在屋樑下,象徵家族的強盛。

2010年英國Larson博士帶領歐盟團隊,發現蘭嶼豬的獨特遺傳物質。(圖/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提供)
古老基因的守護,從生醫回到生活
隨著蘭嶼交通運輸變得便利,進口商用豬種與本土豬隻雜交,如今島上純種小耳豬幾乎消失。幸運的是,1980年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台東種畜繁殖場投入保留本土小耳種豬基因計畫,自蘭嶼引入4隻公豬、16隻母豬的純種蘭嶼豬,開啟了40多年的保種歷程。如今,台灣本土原生種小耳豬才得以重現。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是蘭嶼豬保種復育的關鍵者。
蘭嶼豬最初進入研究領域,是因美國第七艦隊建議其可作為醫學研究的載體;實驗證明,蘭嶼豬適應力強,存活率高,成為醫學研究的理想對象。但因為本土小型豬先天體型限制,過去很少政府或產業願意投入飼育加工。如今,人們認識到蘭嶼豬的珍貴價值,這或許是扭轉其身價的時代。

蘭嶼豬復育後,肉品市場的開發成了新的挑戰。
目前,畜試所的蘭嶼豬生產數量穩定,2021年更讓原生種蘭嶼豬重返朗島的公有豬圈進行飼養,重新回歸蘭嶼。所有由畜試所繁殖的原生種豬隻僅提供給蘭嶼本地人購買,以開發肉品加工產品,共同打造蘭嶼豬的在地特色。
專業分工的成功典範
「想做對的事,必須得先找到對的人」蘭嶼豬的成功,是專業分工的絕佳範例。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發起的三方跨域合作平台,讓蘭嶼在地回鄉青年謝焦雷克、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及臺東分署攜手,共同打造屬於蘭嶼本地的特色物產伴手禮。
蘭嶼豬因飼料效率差,每頭豬最多只能提取56%的豬肉,導致飼養成本極高,少有豬農戶願意投入。在畜試所專業保種協力下,蘭嶼豬的純粹基因得以保留,並透過平台推動與台灣農畜產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謝焦雷克積極研發,將極為限量的特色蘭嶼豬,加工製成臘肉、肉乾、肉鬆、香腸等美味食材,配合蘭嶼旅遊季節行銷及臺東分署的推廣。

蘭嶼豬與一般商用豬種的油脂分佈不同。(圖/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提供)
未來不僅將增加島民收入,又能讓更多人認識本土小耳黑豬的特色,成為島上物產的重要識別。
打造真正本土物產,讓資源留在蘭嶼

黑小米的復耕,是蘭嶼本地物產的重要里程碑。(圖/謝焦雷克提供。)
退伍後回到蘭嶼的謝焦雷克,從經營民宿起步,隨後更投入復耕黑小米、並打造「蘭嶼好豬味」伴手禮品牌。

謝焦雷克是當地物產開發的市場推手。(圖/謝焦雷克提供)
他投入在地物產研發,將焦點放在蘭嶼的農產品加工、開發伴手禮;並積極策劃合作行銷,計畫進駐椰油村的海洋觀光超市,和開元漁港旁的老周故事伴手館;並與島上特色民宿業者聯手合作,秉持「把資源真正留在蘭嶼」的信念,便是經營路上的核心價值,未來更希望透過成立合作方式,讓更多的蘭嶼夥伴一起共同推動蘭嶼文化及產業。

小耳豬肉乾目前有金幣肉乾與手撕肉乾兩種。
隨著黑小米的成功,純種蘭嶼小耳豬因稀有與珍貴,再度躍上蘭嶼令人嚮往的代表性伴手禮;每一口蘭嶼豬的美味,不僅是味覺的享受,更是對這片土地深厚歷史與文化的體驗。
臺東分署、畜試所與當地居民的共同努力,蘭嶼豬的文化價值逐漸被發掘,並轉化為在地獨特的經濟資源。這不僅是對古老物種的保護,更是將蘭嶼地方文化持續發展,讓這一珍貴的本土豬隻,成為蘭嶼未來的文化符號。

有故事、有文化的伴手禮,是蘭嶼旅遊市場的新體驗。
特別感謝:
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臺東分署
農業部畜產試驗所東區分所
蘭嶼巴拉冠民宿 謝焦雷克先生
■如何購買?
目前《蘭嶼好豬味》系列肉乾、香腸、臘肉、肉鬆等特色商品僅限蘭嶼島上現地選購,造訪蘭嶼的遊客千萬不要錯過!
蘭嶼巴拉冠民宿
地址:台東縣蘭嶼鄉東清村野銀145號
電話:0972-232955
尚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