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近市區的台東建和部落 (Kasavakan),作為卑南族傳統八社之一,棋盤式的街道上充滿著歷史與文化的氣息。小巷矮房裡,過去一座由客家人建造的鹿寮,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展示多元手作創意的文創空間——「鹿寮青創基地」。那彩繪鹿身的外牆,不僅吸引了旅人的目光,更成為部落手作創業者們的理想聚點,「藤你的樣子」,便是其中之一。
結下與藤的不解之緣。
2018年,高文航為了陪伴孩子們的成長,決定回來台東。剛回到部落時,他曾一度迷茫,無法確定未來的方向。部落的哥哥們說:「我帶你去山上,跟著我們走一走、看一看。」這句簡單的話語,卻從此讓他與藤結下無盡深厚的緣分。
隨著哥哥們的腳步,他重新走進山林,學習傳統的採集藤和處理藤的工藝技術。在專注編織的過程中,他完全投入其中,並從此成為一名以藤編為主的手作者。
手作與文化的交織。
回到部落後,高文航驚覺自己對卑南族傳統文化的陌生。尤其在孩子們對族群文化學習的提問中,他更是感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他決心以藤編為媒介,重新學習卑南族的傳統文化。
他通過學習老人家編織的生活器具、觀看國內外的編織工藝展覽、上課、尋找文獻,細究不同族群在編織工藝上的差異,積極探索異材質結合工法的無限可能。每一步的學習與進步,都讓他更加堅信,工藝的每一步都需要穩扎穩打地吸收,才能真正前進。
作為父親,他希望能讓孩子們親手學習製作藤籃,在上山採集或狩獵時使用。這不僅是文化觀念的真實學習,也是對孩子們歷練成長的見證。
專注編織的手作人生。
高文航表示,手作的過程讓他感到平靜,而尋找文化根源的歷程,更讓他覺得踏實。他說,藤編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是藏線頭與收好尾。如果一個藤製工藝品讓人找不到起頭與收尾的位置,那這個作品就成功了一大半。
高文航的藤編飾品之路,始於小米豐收祭時為太太編織的第一只藤編耳環。太太成為他的代言人,開啟了擺攤的契機,也吸引了喜愛藤編飾品的客群不斷預訂。創立「藤你的樣子」,是高文航這個不多話的卑南族男子,以手作展現對妻子的溫柔,也在藤與他的對話中,激發出更多迷人的創作靈感。
為了尋求靈感,他經常到各個設計選品店汲取想法,多元媒材的轉化運用、各種編織的可能嘗試。他將藤編的工法轉化在飾品設計上,因為講究細節,所以即使成品再小,也能展現藤編工藝的細緻品味。
「手作的迷人之處在於融入了想法,就不會有一模一樣的作品。」技法需要不斷重複演練,但創作卻有無限可能,這是他在授課時的重要觀念分享。
與眾不同的藤編作品。
高文航說:「做出與眾不同的東西,一直是我最大的目標。」
就如同過去老人家編織的器具,無論是藤網的疏密安排、支架的粗細架設都有其相應的使用原因。「當知道為什麼而做。」慢慢就能長出品牌識別的模樣。在「藤你的樣子」,每一件作品都是藤編技法與族群文化共鳴後的新生,更是高文航專注於藤編創作的信念。透過藤編,他不僅在手作中找到平靜,也在工藝傳承中找到自我價值的實現。
作品展示
相關資訊
藤 你的樣子
原住民文創/手工藝/藤編
粉絲專頁 請點。
鹿寮青創基地/地址:建和鹿寮_台東縣台東市建和二街71巷30號旁
洽詢電話:0925-699596
——————————
113年度台東市大知本地區青創培力與食農創生計畫
主辦單位:台東市公所
尚未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