漸入深秋,青青稻田即將由綠轉黃而飽滿豐盈,迎來縱谷最迷人的風景,等著一年中最熱鬧繁忙的收穫時節到來。
鮮明的暖黃初來橋下,擁有恰好的農耕地理環境。兩山之間自然形成的落山風,能趁著日出前吹乾作物上的露水,減少病蟲害發生的可能,是大地給予農家最好的禮物。
中央山脈潺潺流下的純淨泉水,引自由大崙溪、新武呂溪兩支線匯聚而成的卑南溪水,成了一條餵養大縱谷地區畝畝良田的重要水圳,從水源頭起一路綿長照顧,所謂天養,便是如此。
初來農產,因得天獨厚而質優,因族群多元而豐富。
海端鄉為臺東縣內面積最大,人口密度最低的行政區,走出家門口,一眼能欣賞連綿向山的連綿稻田,令人心曠神怡。
雖然人口密度低,卻也聚集了布農族(郡社群)、排灣族、卑南族、泰雅族、阿美族、閩南、客家、平埔、外省等多元族群,彼此依著各自傳統在此落地生根,連農作物也顯得多樣而豐富,鄉內的「初來部落」就是如此。
稻米、玉米、紅藜、樹豆、小米、梅子、李子,從河床到半山腰、從雜糧到果樹,一塊塊與大自然相依的耕田,散落於境內,是當地人主要生計來源,也是人們品味在地風土的深刻滋味。
務農,是工事也是文化傳承。
總聽著農村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務農需要長時間的觀察、調整並實踐,老農們以漫長歲月學習珍貴的知識與經驗,再將一切不藏私的細數分享,使部落的年輕一輩得以持續安穩與土地共生共存。
尤其面對傳統作物,更需要老農的經驗傳授。從老人家手中接下傳承的種子,是族人一次次地耕作後特意保留下來的寶藏,留種自用的傳統,成為農作物適應環境變遷的最佳解套。如今,風味鮮明的傳統偏紅色調小米、少見獨特的紫紅色樹豆、以及艷紅多彩的紅藜穗才能繼續在這片土地上長著。
「種小米、紅藜時,怕的不是病蟲害,主要問題都是草。客人常常問這些紅藜小米是無毒的嗎?我只回一句話:『草,我是用手拔的。』這樣就足以代表了。」初來部落農物坊黎俊麟如此說。
盡量依循老人家分享的古法種植是黎俊麟的選擇,但有時他也會依照實際觀察調整去調整工法。像老人家說收成的樹豆以太陽曬一曬就能保存,但往往保存不易,時常會遭受蟲害損傷,他發現採收後若先日曬4-5天,然後立刻進入冷凍階段幾天,最後再一次日曬散發水分,不僅能解決了米蟲的問題,時間亦能慢慢收乾穀糧的水分,可以保鮮,口感也更好。
而色彩繽紛的紅藜,因為顏色多樣,所以無法用色選機輔助,只能以人工慢慢挑揀出因全熟而轉黑的穀粒,想耕作部落傳統作物,其實更加費工,但為了留下部落風土,黎俊麟唯有努力去做。
而農物坊的合作社成員之中更有一位農女孩潘嘉琪,因從小在農家長大而深愛著屬於土地的一切。為了陪伴年邁的家人,她毅然決然放棄竹科的高薪工作,回到部落承接父母親的農田,種樹豆、李子、還有一片梅子園,傳承媽媽製作梅醋、脆梅、果醬的好手藝,實際推動部落友善農法無毒耕作的心念。
農物坊裡一包包產量有限的優質小米、樹豆、紅藜,就像極了族人的生活觀,不求多,夠了就好,能生活就好。
停留初來部落,感受閒適的部落日常。
「我們約出來喬阿!」
「蛤?!」
「我是說,我們約海端鄉的初來橋!」
一直覺得初來橋是個很可愛的名字,橫跨於新武呂溪的初來橋於2010年重新完工,全長870公尺,是南橫公路開通後的必經之路,也是連結初來部落對外的主要道路。
初來橋旁,放眼望去是遼闊田野,稻浪隨著山風而搖曳起伏,一旁關山大圳的滾滾水聲豐沛而磅礡;沿著初來橋,駛入小巧可愛的初來部落,眼前展現的是樸實而悠閒的美好日常。
聽在地人說,這裡大多數村民的身影不是在山上工作,就是一家子坐在家門口前放鬆,幾乎庭院裡都放置一個柴火烤肉架,隨時可以烤肉、小酌、說笑,樂天而平淡的日子,襯著眼前壯麗山景著實令人欣羨。
因為務農,居民們普遍早起,早上6點、晚上7點是部落固定播放廣播的時間,由鄰長分享著哪戶人家正為了慶祝準備殺豬,大夥兒可以一起同樂,或提醒大家一定要記得繳交水費等,日常卻又充滿人情味。
當父母正農忙時,孩子們就四處串門子玩耍。有句話說,部落的孩子就是大家的孩子,因街訪鄰居全都是熟識的親戚朋友,由全村一起照看長大的安全感,讓部落孩子自然大方自在。
或許下次經過初來部落,可以選擇停留,而不只是路過。停下來,感受水圳豐沛的生命力,感受落山風吹過臉龐的清新,感受部落日常的悠閒,感受在地農產的味美,記得,初來橋唷!
特別感謝
原住民委員會
財政部公益彩券回饋金
有限責任臺東縣原住民農特產品消費合作社
相關訊息
初來部落農物坊
粉絲專頁 請點。
訂購方式:
Line@:@027clspr
尚未有留言